目前分類:好文分享 (10)
- Oct 21 Wed 2015 11:10
成功之道!改掉5種讓人討厭的說話型態
- Oct 05 Mon 2015 11:01
王南琦:沒有誰應該被放棄
我的記性出了名的不好,尤其是國中以前的記憶,選擇性一片空白。
我們家小時候住在裕農圓環附近,理所當然就讀大家擠破頭的明星國中—後甲,那時候還有髮禁、鞋禁、制服禁等等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規定。本人從小反骨,一天到晚因為違反這些規定被罰站在訓導處,雖然不得已被編在A段班,卻每天都視上學為畏途。
- Sep 10 Thu 2015 10:51
揭秘「著色畫」 這3種特質的人很適合

著色畫的魅力旋風席捲全球,也蔓延到台灣,網路書店的上週暢銷排行榜前五名中就有4本是著色畫本。
- Mar 31 Tue 2015 10:13
讓自己好好活下去,才是懷念逝者最好的方式
作者:黃淑文(知名部落客、作家)
大學畢業後,我經歷了父親、師長、好友、學生各種死亡的創痛,每一次告別都很痛苦。一直到這兩年,我才找到方法療癒生死無常的創傷。
佛法有一種修行叫「白骨觀」,也就是透過觀想一個人的遺骸,思維死亡,了解生命無常。一直到現在,只要一想到爸爸過世前全身插管的遺容和從火化場的冰櫃拉出學生遺體的那一刻,心裏還是痛得很難受。這個痛苦,就成為我修持「白骨觀」的動力。
每次觸景傷情,又要往悲傷的洞裡鑽時,我就提醒自己,我所看到的遺體是逝者今生的「業報身」,他們的靈魂已經開啟新的旅程,擁有新的人身。真的很難受時,我會觀想佛菩薩的光,慈悲的照在逝者的遺體,淨化了這一世的痛苦折磨和業障。
這樣的觀想,其實來自《西藏生死書》的啟發。作者索甲仁波切說,如何幫助臨終者或已經往生的人,其實很簡單。就是給予愛,讓他很祥和的面對自己的死亡。
索甲仁波切認為,死者或臨終者,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會很沒有安全感。如果我們給出的愛,不是一般的愛,而是經過佛菩薩的加持,這樣的愛會很有力量。我們可以觀想臨終者或死者的遺體都融入了光,觀想佛菩薩的光進入他們的心中,淨化了他們。因為我們的身體與過去的業力相關聯,當我們觀想臨終者和死者遺體融入了光,就創造了一個有利的條件,讓他們能夠在光中淨除負面情緒和業障。
這個方法,當然是針對佛教徒所提供的。因此,當我想起基督徒的爸爸,我就把佛菩薩的光,轉換成上帝慈愛的光芒守護著爸爸,一樣可以讓我糾結的心,慢慢得到平復。
從生想到死,再從死想到生,這一年來,我這樣反反覆覆想了好幾回。我不能說,我完全想通了生死,看透了生死無常,但當我療癒自己,走在復原的路上,我發現有幾個生死議題,不管你有沒有宗教信仰,每一次面臨死亡,都難免會碰觸:
死亡,是生命的終點嗎?死了,就甚麼都沒有了嗎?
你相信死後有生命的存在嗎?你所摯愛的家人朋友去了那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解讀,你必須找到自己的信仰,清楚知道自己信什麼。如果沒有宗教信仰,也要找出自己的生命哲學。瞭解死亡之後,你可以繼續思索:
要怎麼活著,才能減少生命的遺憾?
要怎麼照顧自己,才能讓自己死得平靜安詳?
如果你明天就會死去,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麼?(為什麼不把握活著的時候趕快去做?)
- Mar 17 Tue 2015 09:34
90%的人都有的疑問:該跟另一半坦白過去的戀愛史嗎?
害怕被拒絕的人
「本來對某個人有好感,但是當對方真的開始喜歡我時,我就會突然討厭起對方。醫生,這也算是種病嗎?甚至只要對方一靠近我,就會讓我覺得噁心,隨便應付一段時間,最後兩人就結束了。真不了解我為什麼會這樣。」
從事這個行業久了,從來來往往的人口中便常聽到這樣的話。明明我也喜歡對方,但是當對方說喜歡我時,很奇怪就會開始討厭對方,到底原因何在?難道我並不是真正喜歡對方?人的心理為什麼如此難以捉摸?以為已經了解它,才又發現完全不懂,這就是人的心理。不過這種內心的變化隱含著各種心理現象,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害怕遭到拒絕。
「如果以後他不喜歡我,把我拋棄的話該怎麼辦?」要避免被拋棄後悲慘恐怖的下場,最簡單的防衛方法就是在對方拋棄自己之前先拋棄對方。在害怕被拋棄的恐懼背後,隱藏的正是認為自己配不上對方的自卑感及罪惡感。接著就認為自己當然會被拋棄,最後甚至自虐式地相信沒有人會愛上自己。
這種恐懼成了要與他人維持深入愛情關係時的巨大障礙,所以害怕被拒絕的人總無法接近自己心儀的對象,只能一直單戀,不然就是不斷測試對方。一開始他們會追問對方:「可以為了我這麼做嗎?」之後要求越來越多,也讓對方逐漸感到吃力。但問題在於即使對方全盤接受,測試並不會就此停止。他們一邊用不當的方式對待對方,一邊評估對方到底會不會拋棄自己,臉上還帶著彷彿在問對方「即使如此,你還會愛我嗎?」的表情。到了這時候,任何人都會受不了而離開,而他們也再次確認了自己錯誤的假定。「看吧,我就知道會這樣,最後大家都不要我了!」
- Oct 30 Thu 2014 13:10
32-47歲,黃金15年,你需要做的10件事
聰明人的十件必做之事
人的一生,
從三十而立邁向四十不惑的一段路上會有很多新的感悟,
不管怎樣,這十門功課是少不了的。
一、儲蓄友誼
靠得住的友誼是今生最溫暖的一件外套。
它是靠你的人品和性情打造的,一定要好好地珍惜它,
如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幾筆,那麼,從現在用心去儲存還來得及。
二、學會放手
- Oct 29 Wed 2014 13:41
林依晨:成長是一種經歷,成熟是一種閱歷
- Aug 20 Wed 2014 17:22
【提高會議效率的八個建議】
1、將會議控制在22分鐘內
2、有明確的議程和目標
3、提前發送會議邀請
4、準時開始
5、盡量站著開會
6、會議主持人隨時終止岔開主題的討
7、不要帶筆記本和手機,但一定帶筆和本子
8、記錄所有和議題相關的反饋,併發送會議記錄給大家
- Aug 15 Fri 2014 18:47
有十種貴人,十種朋友,遇到了千萬別放手!!
- Aug 14 Thu 2014 19:26
給只會講產品,不會說故事的銷售人員
老太太去買菜,路過四個水果攤。四家銷售的蘋果幾相近,但老太太並沒有在最先路過的第一,第二家購買蘋果; 卻在第三家購買一斤; 更離奇的是在第四家又購買兩斤。
1、商販一:老太太去買菜,路過水果攤,看到有賣蘋果的商販,就問道:“蘋果怎麼樣啊?”商販說:“我的蘋果特別好吃,又大又甜!”。老太太搖搖頭走開了(隻講產品賣點,不探求需求、都是無效介紹,做不了單)